我是高二1510班的杨小洁,关于阅读,从小到大,所接触过的书目丰富多样,不过这也只是大千书目中的冰山一角,那么,我就介绍几本影响最大的书吧。
《俞敏******》是我进入高中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,阅读缘由是被电影《中国合伙人》的三位创业青年精神所感,所以认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这本书必定不会太差。这本书记叙的是俞敏洪本人由年少轻狂到沉练稳重的蜕变记;是一个人在绝路中仍不抛弃仍不放弃的精神,直到山重水复,柳暗花明。这给我的高中路以至今后的人生打了一剂强心针。让我不再害怕前进道路的曲折,只要你咬牙坚持,定会看到希望。
第二本书是《孤独是生命的礼物》,这本书是高一的班主任惠师给我们推荐的第一本书。这本是由多个篇章的零散小故事拼凑而成的,多出于名家之手,以一种故事的形态给我们读者陈述孤独的道理——人的内心强大就不会孤独,人内心的充实往往比外在物质充裕更重要。人生来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,无论与外界、他人有多大联系,酸、甜、苦、辣带上孤独陪伴自己,总会比别人看的更深,走的更远。
第三本书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路遥的长篇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,书如其名,描绘的是一个极为平凡的世界,即使这样,其中平凡的人与事却总能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部位,直击人的泪点。在不断发展和前行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,农村的淳朴、真实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精神理想乐园,它所描绘的不仅是一段时间的农村生活图景,更是中国一个模糊远去却不可磨灭的时代。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我们都得守住初心,不断开拓和进取,做一位对社会、民族、国家乃至世界有益的人。
《苏东坡传》则是我读过收获知识最多的一本书。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,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,是月下漫步者,是诗人。一提到苏东坡,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。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。读什么书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。读苏东坡对我而言是心灵的成长。如果能畅游古今,最不能错过的便是这宋代大家,如果可以,愿同他结为一生的挚友。
把目光放在国外,肖申克的《救赎》这本书值得一品。这本书以及关于这本书的电影都在向我们陈述“一个人可以贫穷,可以富甲一方,但如果他没有思想就会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,是一个行尸走肉”主人公安迪正是靠着他的思想和坚定意志才走出了监狱,走向自由的天空。如今为学习,生活,工作压力所压迫的人很多,正因如此,浩如烟海的典籍或许才能救赎他们。这本书告诉我们完成理想的必经之径---坚定,能让我们的心灵在自由的天空中徜徉。
此外读过的书还有《穆斯林的葬礼》、《简爱》、《林徽因转》、《白岩松的人生哲学》、《洗澡之后》、《灵魂只能独行》、《容忍与自由》、《围城》、《朝花夕拾》、《行者无疆》、《沉默的大多数》《追风筝的人》......
书中自有黄金屋。无论你是捧起一本杂志,一本故事会,一本教科书还是一本经典名著,只要能使你热血沸腾、斗志昂扬,心灵鸡汤也好,文学烈酒也罢,都能促进你思想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。好的作品催人奋进,阅读应该多靠近经典,在这靠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知,开辟自己的阅读风格。在我看来,阅读不必面面涉及,但至少应独具一格。书本本身的意义在于给予读者快乐。阅读是一个长久的事,喜欢阅读,乐于阅读,把它作为生活的必需品。“活到老,学到老;生命不息,阅读不止”。
教师寄语
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。你的阅读史成就了你精神上的浩瀚故乡。卡莱尔说过“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”。我相信兰质蕙心的晓洁沉醉在阅读中,志在将梦想变为现实,意在将追梦变成守望。阅读时,庭中望月,心凉如水的惬意会助你轻松应对现实的沉重。书中日月长,通过阅读,相信你一定会站到世界的中心。
(指导老师:鲁冬珍)
分享到: